牛 玲
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世情,把握国情,把节约资源提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时,节约是大事,它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。当我们倡导节约从我做起,节省一滴水、一度电,节约又是“小事”,举手之劳,细小入微。节约究竟是什么? “节”,就是节制、限制,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,与浪费相对立,让物得所用;“约”,就是约束、集约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与粗放相对立,让物尽其值。节约,正是“节”和“约”的统一。
从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的生活习惯,到“一个铜板掰两瓣”的理财方式,节约,曾经是一种体谅物力艰辛、应对物质匮乏的生活观。从新中国初期的五次增产节约运动,到改革开放初期的“投入小,见效大”,节约,也曾是一种渴望提高效益、追求兴业强国的生产观。
历史的背影远去,时光推移到今天。当节约成为一种发展观时,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言,又意味着什么?
首先,要明确节约是新的增长方式,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。节约也是增长。GDP增加,这样的“加法”是增长;节能降耗,这样的“减法”同样是增长。“强本而节用,则天不能贫;本荒而用侈,则天不能使之富。”。这对于我们监狱,也同样如此。就监狱经济而言,节能降耗,不仅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,也是发展模式、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。它让发展在获得速度的同时,更体现为一种责任——必须对全社会负责。节约是基本国策,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节约,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“九牛爬坡,各个出力”,是全狱上下必须长此以往共同努力的奋斗目标。
在物质日益丰裕的今天,节约已经不是一种无奈选择,不是一种被动应付,而是对文明的体认,对进步的向往。节约实质上就是一种文明的价值观念。节约,既是物质文明,又是精神文明,它蕴涵一种新的哲学思维,倡导一种适度、节用、合理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状态。社会越是文明进步,人们越是崇尚节约。现代文明,本身就包含着珍惜资源、珍爱环境的生活态度,包含着以艰苦奋斗为荣、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精神境界。那些认为生活好了、钱包鼓了就可以肆意浪费的观点,那些认为“反正我用得起”就可以长流水、长明灯的行为,那些认为车排量小了、纸双面用就没面子的想法,都是现代文明素养缺失的表现。因此,节约意识应当贯穿于我们生活和学习中,时时处处以自觉践行节约为荣,以浪费为耻。
“俭则智荣,奢则愚耻”。厉行节约,就是听从现代文明的召唤;放任浪费,就是背离社会发展的潮流。人人浪费,积羽也会沉舟;个个节约,滴水亦能成河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资源,我们再也浪费不起一点一滴;节约,我们再也不能耽误一时一刻。节约,它的成果将惠及每个人,节约理应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。出门先关灯、下班关电脑;淘米水浇花、洗衣水冲厕。节约,就在举手投足间,就在日常生活里。
(作者系川北监狱青年民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