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3日下午,一位步履蹒跚的88岁老人揣着一封“表扬信”,辗转来到学校,寻找一位名叫杨雷(音同)的学生。信里提到,杨雷同学看到88岁张克珍老人跌倒在地,鲜血不止,忙跑步上前将老人扶起,搀扶老人去医院急救,并掏出了自己仅有的100元生活费垫付医药费。
回忆:把老人送医院急救垫付医药费,却不愿留下姓名。
5月1日,正值五一劳动节,88岁的张克珍老人在邻居殷泽忠老人(74岁)的陪同下,到市公交公司办理公交卡。快到公司门口,由于路面不平,张克珍老人不慎摔倒在地,头部鲜血直流。
走在前方的殷泽忠老人发现后,慌忙掉头帮助张克珍老人按住伤口。路边的车辆陆续从他们身边经过,小车、摩托车、电瓶车,却无一人停下上前搀扶。这时,放假路过的杨雷同学看到后,急忙跑过来,将老人扶起,见伤势严重,赶紧蹲下身子,打算背老人上就近的医院进行急救。
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三人才来到市协和医院,医生赶紧对张克珍老人进行紧急救治。经检查,张克珍老人额头伤口深可见骨,门牙跌落,需马上进行缝合处理、打破伤风针、入院治疗。但张克珍老人没带钱,杨雷同学二话不说,马上掏出仅有的100元生活费,先给老人垫付治伤。
紧接着挂号、入院、取药……整整一上午,杨雷同学在医院跑前跑后、忙个不停。医生及周围人见此情景,都误以为杨雷是张克珍老人的亲孙子,不停地夸赞老人“真有福气!”
经过一上午紧急救治后,老人病情稳定下来,大家一再追问小伙子姓名。问了很多次,杨雷同学都不愿透露,只是腼腆地说“这是我应该做的”。旁边的医生也感动不已。老人实在没办法,请求主治医生对小伙子提出要求:“送病人治病的陪护人员必须登记。”起初杨雷仍不愿说出自己的姓名,后来实在无奈,才说出自己是广元中学学生杨雷。
再三确认老人无大碍后,杨雷同学才悄悄离开。
寻找:“他是个好人,我一定要找到他,当面道谢!”
那一天,张克珍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,通宵未眠。“小伙子是个好人,比我孙子对我都还好,也不嫌弃我的衣服脏和满身血,我一定要找到他,当面跟他道谢。”辗转反侧,张克珍老人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帮助自己的好心人。
5月3日,张克珍老人揣着一封自己口述、他人代写的“表扬信”,在邻居殷泽忠老人的陪同下,几番打听来到学校,寻找一位名叫杨雷的学生。
学校校长苏国刚热情地接待了张克珍老人,并嘱咐政教处一定要帮助老人找到那名热心的同学。政教处接到通知后,立即协同教务处,从6000余名学生信息中筛查名叫杨雷的同学。各班班主任也同时在班里仔细寻找,但是,均没有学生承认自己曾帮助过一位老人。全校名叫“杨雷”的学生中,也无一人是老人要找的热心人。
后来,学校再次扩大筛查范围,将同音姓名的学生一并列为筛查对象。经过再三比对,一个名叫“杨蕾”的高三20班学生进入了政教老师的视线。经过两位老人仔细辨认,确认他就是要找的这名热心的小伙子。
当班主任王咸映将杨蕾带到老人身边时,张克珍老人不禁红了眼眶,紧紧握住杨蕾同学的手,激动地说“小伙子,你是好人啊——”“做好事不留名,活雷锋”“将来一定考博士!”……
阳光帅气的杨蕾在老人朴实的夸奖下,脸红到了脖子,只说“这是我应该做的。”他握住老人的手,小声而亲切地与其话起了家常,仔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,张克珍老人感动得哭了。
“受人甘露一滴当涌泉相报,小伙子是个好人,我一定要帮助张克珍老人找到他并表示感谢。”陪同的殷泽忠老人说,“张克珍老人的子女均在外地上班,因广元修建亭子口电站搬迁,因此一直在市区租房独居,平时无人照料,日常生活全靠周围邻居帮忙。事发时,路上行人没几个停留,如果没有小伙子的帮助,我也真的不知如何是好。”说到这儿他不禁激动起来:“他小小年纪,就这么助人为乐,还不留姓名,在现在的社会是多么难得的品质,这与学校、老师的教导是分不开的。”“广中是我们老百姓心目中的名校,校风好、环境好、氛围好、老师好,才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小伙子。”“你们一定要在学校好好表扬他,让大家向他学习。”“了不起,小伙子将来一定有出息!”……
正能量:“他是学生的榜样,这种学生广中还有很多!”
“杨蕾这个孩子阳光、纯朴、友善、豁达,学业成绩经常名列班上第一名,从旺苍白水中学考入广中以来,一直开朗活泼、乐于助人,是班级组织委员,更是班主任的好帮手、同学们的好榜样。他这次给班里其他同学又带了个好头,传递了榜样的力量。”高三20班班主任王咸映说,“像这种情况广中还有很多。记得一次晚自习放学,在081铁路道口,一位骑电瓶车的女士摔倒无法爬起,路过行人均无一人驻足帮忙。放学路过的广中学生见此情景,纷纷上前搀扶,同时拨打120,联系其家属,陪同去医院救治。”
“遇到老人摔倒,扶还是不扶、帮还是不帮?这个问题,早已成为人们争议的热点。现在的一些教育过于追求高分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品行的培养。多年来,广元中学的教育理念一直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为主,而不只是培养会考试、考高分的学生,平时会经常性地开展感恩教育、责任教育等课程,提高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意识。”校方政教负责人张晓勇如是说,“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时候,也都会有需要帮忙的时候,希望大家在路上遇到了需要帮忙的人,应及时、大胆地伸出援手帮助对方。只有这样,国家才能变得更加的文明、和谐,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。”(撰稿人:何婕妤 审稿人:杨永宏)

(老人和杨蕾亲切交谈)

(找到你真不容易)

(表扬信)